您当前浏览器版本不支持html5 video视频播放

推荐使用: 谷歌 火狐 其他双核极速模式

如果你的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访问

行业前沿丨杭州城市大脑年中发布,20秒景点入园、看病最多付一次、停车先离场后付费……这些场景有了新便利!
发布时间:2019-07-10
返回 A+ A-

城市大脑起源于2016年4月,从交通治堵开始,逐步扩大应用领域。2018年10月11日,市委在云栖小镇召开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动员大会,城市大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29个专班,300余人进驻云栖小镇集中攻坚。200多天来城市大脑的逻辑构架不断完善,机制平台不断形成,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形成了11大系统、48个场景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微信图片_20190710112844.jpg 

顶层设计:五位一体

城市大脑建设以“五位一体”为顶层架构,即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成为城市数字化的核心引擎。在五大领域之下,细分为各子版块。各子版块以信息化系统做支撑。同时,充分发挥全市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成效,并通过补齐短板、融合计算,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大脑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710112852.jpg

探索实践:重点场景介绍

共有11个应用系统、48个场景同步推进中,11个系统包括:警务、交通、城管、文旅、卫健、房管、应急、市场监管、农业、环保、基层治理等。

01 舒心就医.“最多付一次”

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实施的“城市大脑·卫健系统” 舒心就医场景建设进展顺利。继今年4月2日“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在杭州11家市属医院上线后,“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已陆续接入了全市245家公立医疗机构,包括38家区、县(市)级公立医院、19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家省级医院(省人民医院)。患者可以在就诊结束后在院内一次性自助付费,也可以回家通过手机支付医药费。

杭州市医保正常参保居民,包括市本级、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享受“舒心就医”服务。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可关联亲属的“舒心就医”服务。 非杭州市医保正常参保人员,目前暂不能享受“舒心就医”服务。后续将视服务开展情况逐步拓展到全部人群。

在前期市属医院应用的基础上,对舒心就医的具体服务环节作了优化,并实现了多项新功能。一是废除先签约后应用的环节。通过阅读自助机挂号或报到环节、“健康杭州”微信、“杭州健康通”APP、“杭州办事”APP 、“市民卡”APP”均可开通“最多付一次”舒心就医服务。二是增加了开通服务和付费入口。市民可通过医院自助服务机、手机等方式确认开通“舒心就医”服务,服务开通后享受“舒心就医”服务的便利,并承担按时付费、接受失信惩戒等义务。在医生诊间、医院自助服务机和手机端都实施诊后一次性付费。

新功能之一:通过提升改造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健康档案互联互通,让医患便捷查阅。6月底前,全市245家公立医院医生实现诊间调阅应用全覆盖,并通过手机向市民开放,不仅实现医生诊间看得见,而且让患者自己点点手机也能查看。

新功能之二:核心数据实时在线,让管理更加科学。全市245家医疗机构在提供“舒心就医·最多付一次”服务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实时在线,管理者能通过实时在线数据掌握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当前医疗业务运行情况,并利用数据分析提前预警。

02 欢快旅游.“多游一小时”

今年以来,市文旅局聚焦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和市委主要领导关于深化“城市大脑”建设系列指示要求,针对民众反映最多的堵车、排队、等候等旅游治理“痛点”问题,以让游客“多游一小时”为重点应用场景,推出“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和“数字旅游专线”四大便民服务。

便民服务一:10秒找空房

针对节假日住宿难问题,利用市场平台流量资源,开发推出“找空房”微信小程序。前端空房展示平台对接8561家酒店,实时显示酒店空房情况;后端库存管理系统对接PMS、OTA等平台。游客通过小程序或者拨打旅游咨询服务电话96123,就能基于实时定位和价格偏好,找到适合自己的附近空房。

便民服务二:20秒景点入园

游客到景点打开支付宝,在闸机上扫付款码直接入园,免去窗口排队购票,实现20秒入园。线上游客只需网上预订门票时输入相关信息,线下即可直接扫码入园。基于支付宝、深大智能连接中枢系统,数据互通再造服务流程,缩减了游客窗口购票环节,每次入园时间从原先一分半钟缩减到二十秒。既提升游客入园体验,又减少节假日景点售票处拥堵及入园排队情况。当前全市文旅部门当前已完成22个景点闸机改造。

便民服务三:30秒酒店入住

通过在酒店大堂设置自助入住机,打通酒店PMS、公安登记、门禁、收单交易、OTA预订、酒店直销等六大系统,游客仅需“扫描身份、人证对比”、“查找订单、确认入住”和“制作房卡”三步操作,即可自助快速办理入住和退房。全程自助办理仅需30秒,为每个房间办理入住平均节省约4分钟,既提升游客入住体验,缩短游客办理入住排队时间,又提升酒店前台服务效率, 通过“机器换人”节省前台人员。当前全市文旅部门已完成75家酒店自助升级。

便民服务四:数字旅游专线

与公交集团、微巴士等企业合作,利用双休日1000多量闲置车辆资源,在火车东站、富阳、桐庐、建德和千岛湖等高铁站以及武林广场、湖滨步行街等商业中心,开通直达景点及酒店的数字旅游专线。同时通过“杭州数字旅游专线”微信小程序,提供线路信息、景点资讯以及在线预订等服务,游客一站直达目的地,提高游览转场效率。依托游客轨迹、铁路预订、公交运行等各类数据汇聚“城市大脑”,进行关联分析与运算,科学规划专线路线,动态调度班次时间,探索形成数据匹配资源与市场化运营的旅游交通服务新模式。当前全市文旅部门已开通22条数字旅游专线。

便捷服务五:数字公园卡

6月25日,杭州数字公园卡全面试行。依托“城市大脑”强大算力和数据支撑,西湖风景名胜区以原有票务系统为基础,充分融合公安、市民卡、支付宝、景区数据中心等数据,实现了线上开卡,“城市大脑”系统自动同步完成信息比对和身份证关联,实体卡变身数字卡,让杭州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办卡。现在,市民通过关注支付宝“杭州公园年卡”生活号或在各个景点扫描二维码,进入办理页面,录入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后,点击下方“办理”,进入缴费页面,完成缴费,就可完成线上开卡和续费。入园时,凭身份证、市民卡等证件,均可刷卡入园。

微信图片_20190710114953.jpg 

03 便捷泊车.“先离场后付费”

由杭州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的杭州城市大脑城管专班率先搭建城市级停车系统,实现全市停车资源的统一接入、信息汇聚和发布,为杭州市民提供“全市一个停车场”的智慧生活体验。

近几个月,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专班深入推进停车系统首个便民服务—“便捷泊车•先离场后付费”工作。“先离场后付费”的车主,无需任何行为即可快速离开停车场,为车主节省离场时间。同时,车主一次绑定,全城通停,停车系统为市民提供了“全市一个停车场”的便民体验。在支付方面,“先离场后付费”目前已经开通了支付宝、银联的支付渠道,并在不断增加微信、市民卡等其他渠道,让市民停车支付可自由选择。

目前,“先离场后付费”已实现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景区、钱塘、余杭等区域的覆盖,其中包括各城区几个主要商业综合体、医院等大型停车场,如上城区湖滨银泰,下城区嘉里中心,江干区杭州大厦501等。系统开通场库1859个,覆盖泊位263637个。同时,停车专班还在积极探索抬杆工作,在政府投资的75个停车场率先落实抬杆,在量的基础上加速质的提升。

典型案例:云栖小镇.便捷泊车

※违停提醒,停车无忧

如果你开车去云栖,车辆停在了路边,几分钟内你就会收到一条提示短信。短信告诉你这里有违停拍照,赶紧驶离,同时会推荐给你一个附近有空余车位的停车场。你可以点击短信链接导航直达。

你不会在几天后收到一条违章短信,也不用漫无目的地寻找车位。系统在发现你违停的那一刻就会提取车牌号,并向你发送提示短信。实现有车位,无违停。这种方式改变原有违停以罚为主的管理思维,转换为柔性的提醒,提升了执法的温度。

另外,小镇的停车场还可以提前预定车位,通过室内精准导航系统,可引领车辆准确到达指定车位,再也不会出现迷失在地下室的尴尬状况。

※无杆出入,云栖小镇为杭州拆除第一根道杆

在云栖,你会发现停车场都没有道杆。今年4月30日,小镇为杭州拆除了第一根道杆,代之以无杆入场,大大降低通行时间。车辆进出场时间从原来的23.4秒降为现在的2.6秒,降幅89%,实现零等待、零拥堵。

※先离场后付费:先走后付,快人一步

停车结束,车辆无杆离场,系统自动将账单通过短信推送至车主手机,车主可以在七天内自主支付费用。真正实现先离场,后付费,解决出口排队缴费的难题。

※停车位数据全接入,实时调度

云栖小镇实现这几个功能,是基于接入全域22个停车场6495个停车位,通过计算,实现全域停车位实时调度。

04 交通便民

1.“非浙A急事通”

为方便市外群众来杭办事需要,6月28日,经杭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通告称将推出“非浙A急事通”便民利民措施。

今天,“非浙A急事通”系统上线运行测试。非浙A 号牌小型客车驾乘人员如需工作日高峰时段在杭州市“错峰限行”区域内通行的,最早可提前15日,通过“浙里办”APP、支付宝、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叔叔”APP等平台的“非浙A急事通”模块,在线提出申请,杭州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将“在线审核”,即时生成 “电子通行凭证”。电子通行凭证有效期将从7月29日开始生效。

2.“一键护航”

为了保证救护车辆能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用时最少将病人送达医院,救护车被法律赋予“闯红灯”等优先通行权,但是,当交通堵塞的时候,系统没有协同,救护车连闯红灯的机会都没有,一旦黄金救援时间被延误,伤者生命的通道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狭窄。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今年6月2日,“城市大脑萧山平台•一键护航”功能正式上线。其目的便是使救护车在不闯红灯、不影响社会车辆的前提下,安全、快速、顺利地通过每一个路口,打通全自动绿色通道。

萧山区启动的“一键护航”,针对一定等级交通事件,需派遣特种车辆到现场进行紧急救援,通过系统设置及运算,可开辟救援的交通“绿色通道”,为伤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救治时间。据统计,“一键护航”启动后,实战救援平均提速50%,平均节省时间30%,平均控灯率90%以上。萧山区内的救护车也告别了靠闯红灯赢得急救时间的时代。

05 发布两项指数

1.街区治理·停车指数

上城区医疗资源丰富,仅仅1.2公里长的浣纱路,与杭州湖滨步行街近在咫尺,就拥有市一医院、省妇保、省中医院3家三甲医院,就医人群与大量的商圈游客、辖区居民、从业人员交织汇聚,造成了就诊高峰期间周边区域车位紧张、交通拥堵等现象,还伴随着乱停车、随意下车、占用盲道等问题,不仅影响就医体验,更是造成周边交通常年处于瘫痪状态。据统计,市一医院外围的浣纱路北向南车道每日外围滞留车辆峰值约为80辆,等候时间最长达一个半小时。

今年,上城区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试点,用“城市大脑”探索街区治理的“上城答案”。他们的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盘点家底,通过对存量资源的彻底盘点,知道了“泊位哪里有”。第二步,智能规划,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知道了“快速停哪里”。第三步,文明养成,改变行为模式,知道了“这里不能停”。

在这个应用场景的运行过程中,“城市大脑”专班提炼出2个指数,“停车指数”和“泊位指数”。停车指数是便民惠民指数,目的是帮助出行者(车主)判断出行方式或者尽快找到停车位,数值越低,越好找车位,周边越畅通。泊位指数是反映社会协同能力和治理能力的指数。数值越高,则停车场运行效率越高。

2.道路延误指数

在未来科技城,48个主要路口宛如在一个智慧大脑的控制下,智能地根据实时路况,随时调整信号灯,疏通各个拥堵痛点;而在它背后,一个由“道路延误指数”为基础构建而成的智慧蓝图,雏形初现。

今天,余杭区政府正式发布“道路延误指数”。“延误指数”时代,从此拉开帷幕。

※发布:要敢于让社会看到最全面直观的道路数据

“道路延误指数”是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包括路口等待时间在内的“路段平均延误时间”。和我们熟悉的“拥堵指数”相比,“道路延误指数”将关注点从某一个“堵点”,延伸到整个区域道路的使用上:上下班的行车时间有没有变少?驾车出行时路口等红灯的时间是不是缩短?这些切实关系到老百姓行车幸福感的细节,正是“道路延误指数”关注的问题。

那么,“道路延误指数”又由何而来?

以未来科技城为例。在48个主要路口的监控下,每个路口的车流量、通行速度数据被一一提取,通过计算模型运算,得出每个路段的平均延误指数,并据此得知整个区域的道路延误指数;指数会根据路况进行实时变更,每十五分钟发布一次,力图做到科学、及时、全面。

通过“道路延误指数”,所有人一方面可以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当前路况,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回溯过往数据,观测到与之前相比,车是不是更好开了,路是不是更好走了——换句话说,这一指数的发布,是将交通管理的成绩单直观摆在了公众面前。

※应用:要让行车幸福感和速度一起“飙”升

对余杭的老百姓来说,“道路延误指数”到底有什么用?

作为“延误指数时代”的试点区域,未来科技城在刚刚结束的双创周中顺利接待了超4万人次的客流量,这其中,“道理延误指数”功不可没。

双创周期间,余杭区尝试通过数据运营,迅速找到“通畅”、“较为拥堵”和“拥堵”这三个关键节点时,区域道路的在途车辆数,再以此为依据,参考道路延误指数,对各主要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及时调整,将可能出现的拥堵路况提前消化;在其余时间段,则根据实时更新的道路延误指数,每十五分钟由系统自动下发一套实时配时方案,保证路面交通的通畅。

此前,道路信号优化的先例也并不少见,但多是靠人工观察堵点。未来科技城的样本,正体现出人力大脑治“堵”到智慧大脑“疏通”的转变;也足以证明,“道路延误指数”的发布以及相关系统的启用,会让行车变得更顺畅,让开车坐车的市民满意度一路飙升。

※未来:要让我们的交通设施从“管人”变成“便民”

当然,“道路延误指数”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比如说,一直以来,红绿灯、监控摄像、测速仪……这些交通设施都为了“管理”而存在;但在“延误指数”时代,“便民”将成为它们更重要的职能。

接下来,余杭将在城区逐步推广“道路延误指数”,也就是说,全城区的交通设施都将成为“道路延误指数”系统的“眼”和“手”,收集数据,执行方案,保证城区道路的便利通行。曾经管束市民的交通信号灯,可能很快就将成为让市民开车顺畅的便民工具,这一转变,无疑有着颠覆性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