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江技术中标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智能化工程迈入智能化新阶段,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项目金额约4550万元。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项目;是献礼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的核心工程,是“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的有力支撑;是实现“将故宫博物院建设成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是故宫建成603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空间腾退的根基,是文物传承、修复、保护、展示的百年建筑。
项目选址于北京市海淀区,总建筑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将于2025年底完成竣工。
01 国家文化重器,智慧需求高远
故宫博物院现有186万余件馆藏文物,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需求日益迫切。北院区的建设将根本性解决大型文物展示修复空间不足的困境。
新建的北院区将打造为集文物展示、修复保存、文化传播和观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其核心功能区包括:文物展示中心、文物修复中心、办公服务区。
02 银江技术担纲,构建智慧中枢
值此国家文化工程冲刺建设之际,银江技术凭借在智能化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中标,承担项目智能化系统建设,负责20余项智能化子系统的深化设计、设备供应、安装调试及整体交付: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应用体系、绿色运维管理、全方位安防、数字展示交互。
银江技术打造的智能化体系将如同智慧神经网络,深度融入故宫北院区的日常运营——在文物修复区,精密环境监控系统将为脆弱文物提供恒温恒湿的保护环境;在开放式修复工坊,信息发布系统向观众同步展示修复技艺细节;在展厅,智能导览与数字化展陈让千年文物“活”起来。
03 科技赋能文保,匠心融合传统
故宫北院区建筑延续紫禁城“红墙金瓦”的经典风格,采用“三段式”古典宫殿结构,同时融入尖端抗震科技——仅二标段就设置300余个减隔震构件,实现多维多点复合减震。
在此庄严的文化殿堂中,银江技术将把现代智能化系统与传统文化建筑完美融合。所有管线敷设和设备安装都将遵循隐蔽化、最小干预原则,确保古典建筑风貌不受影响。
项目整体布局遵循中国传统堪舆理念,形成“南面临水、北面叠山”的空间架构。智能化系统将顺应这一格局,通过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系统,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04 冲刺百日攻坚,献礼百年故宫
当前距离项目竣工仅剩4个月,建设现场正处于冲刺阶段。智能化工程作为最后进场的关键专项,公司项目团队采取多工序立体穿插施工策略,确保在极短工期内高质量完成系统部署。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都海江强调,北院区建成后将成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有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从国家超级工程港珠澳跨海大桥的“智慧通关”,到一带一路交通路网的智慧守护,到城市路网的城市大脑“智能中枢”,再到如今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地标守护,银江始终以数据赋能城市脉动,用扎实的“软件设计+系统交付+数据运营”三重能力,践行着“推动城市进步,保障百姓安康”的承诺。本次项目承建,是技术实力的延续,亦是社会责任的新篇——公司将继续以敬畏之心,将千年文明装入智慧容器,让历史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扫一扫 关注银江公众号
关注投资者关系公众号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园八路2号 银江技术总部
版权所有 © 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浙ICP备09109232-1号